談一談最近的想法
Ys大提到的負面表列概念
我也有自己的負面表列
A.面板股相關--完全不合,印象中從來沒贏過,這個魔咒,真想破除
B.大童相關
C.蝗蟲人
D.陳汰冥
兩山大 將持股降低至8成,我以自己的情況設想一下,現在持股整體今年12.5倍本益比,以現金股息5%,明年營收獲利成長10%來算,一年後本益比10.8倍,若大盤大幅回檔(掉25%,約至7000點),持股本益比初估掉到9倍,預估整體虧損15.8%;持股少掉2成的好處,整體虧損降為12.6%,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好處,多了兩成資金在手,心情的穩定度會上升許多,隨時可以在低檔買入。這假設最重要的前提是持股明年獲利要成長1成,這只能靠對自己標地的正確預測。滿持股假如大盤繼續盤在這邊,個股本益比不變,獲利約15%(10%成長+5%現金股利),但假如成長大於預期,有機會個股獲利大幅增加。持股8成,獲利打8折,利弊得失,該怎麼作,值得細細思量。
會試看看,也是起於太太說,哪天漲高了,她的賣一些,這樣就會有不同的結果,舉如萬一走空,會有一人得利.走多也仍有一人得利..(正面思考).
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,所以就決定各減20%,也剛好要部分棄息,就一併做了調整.
假如有人現股1000萬,然後試了融資100萬,也會有不同的體驗.多融資100萬,對報酬的影響不大,但感受會不同.
同樣的,做多1000萬,然後去試放空100萬,也如上述.
在原本習慣的行為中多一個不同,好處是萬一另一個行為是哪天需要去做的,就不會太抗拒.
在投資大師中,有主張不變的,也有主張調變的..我採開放想法,想試就試,但我不會把現股全改融資,或做多全改放空般的大變,畢竟,過去投資結果是OK,就沒必要一次做太大的改變,以至於變成冒險行為.
不過我自己一直都沒有滿持股,所以目前操作上是用換股的方式
比較特別的是隨著近期知名度稍微提升,不少不認識的網友反倒是來請教我這時候該買什麼股票,看來是有些擦鞋童現象的徵兆。
因為三成持股要獲利30%,總資產才會增加10%,五成持股要獲利20%,總資產就會增加10%。這個想法是在認識孝哥之後,產生的靈感。於是在四、五月大膽的加碼,很幸運的因為增加持股的關係,七月中達到了預期的目標。這要感謝孝哥不經意的一席話,點醒了夢中人。
如果利用XIRR的年化報酬率計算,有超過六成,主要來自鑫永銓的貢獻,下半年應該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,只求持盈保泰。(好標地都好昂貴,其實就是太慢發現......)
最近進入除息期間,打算將領到的股息隨時準備加碼,當然也要遇到便宜價才行。獲利超過10%年增率的公司,以10%的預期報酬率為標準;獲利在0~10%年增率的公司,則以12%的預期年化報酬率為標準。實在是因為便宜價入手是抱牢持股的首要條件。
目前是保單現金值5%+現金20%,所以股票持股是75%.
母數是?,假如投資帳戶的錢搬來搬去,一下子定存,保單,基金,一下子買房子或車子..要計算持股多少還真混亂!
投資要有紀律,其中的一個紀律就是不要隨意把錢抽離投資帳戶,那才是完整與一貫的複利,將來才有親眼體會到複利的報酬規模成果.
假如投資帳戶賺了就抽走,年年賺20%,也沒效果!那叫單利..